做網站要多少錢?台灣網站設計行情價目參考

在愛貝斯過去近20年的網站設計經驗裡,我常被客戶問到:「做一個網站要多少錢?」
這問題看似簡單,實際上卻沒有一個標準答案。
因為每個網站的功能、目的與產業需求不同,報價自然也就千差萬別。
本篇會用清楚的方式拆解網站設計費用,並說明該如何看懂報價單中的關鍵項目,讓你在委託前就能預算清楚,不被模糊的數字困惑。

做網站要多少錢?先搞懂網站設計價格是怎麼來的

如果你也正在問「做一個網站到底要多少錢?」你不是第一個。這幾年我們在協助企業規劃網站時,最常遇到的就是預算抓不準——有人以為 5 萬就能做完整企業官網,也有人被 30 萬以上的報價嚇到,不確定到底差在哪裡。
我們在做網站規劃會議時經常分享一個觀念:網站費用不是靠感覺,而是由網站要達成的目標、內容深度、後台功能與技術需求一起決定的。
也因為每家企業的發展階段與需求都不同,所以不可能有一個「通用的網站價格表」。

為什麼網站價格差那麼多?(真正決定成本的六個因素)

我們常在第一次跟客戶開會時,聽到大家的困惑:「為什麼 A 公司報這個價格,B 公司卻差一倍?」
其實只要稍微了解網站怎麼做,你就會發現──價格從來不是「貴或便宜」的問題,而是看網站背後要達成的目標有多複雜。
做網站不是買現成產品,沒有一個固定版本。每個項目都像客製工程,從設計到後端功能,全都會影響預算。以下是我們在評估報價時一定會先確認的六個核心因素:

1. 網站類型本身就會拉開差距

企業形象網站的邏輯很單純,但如果是電商網站、課程平台、品牌專案,開發深度完全不同。就像蓋房子,一層樓跟三層樓不可能是同一個預算。

2. 頁面越多、內容越深,製作時間就越長

你可以想像一下:
一個只有五頁的基本官網,跟一個包含多語系、部落格、案例資料庫的內容型網站,設計、切版、上稿的時間差距非常大。

3. 功能模組會直接反映成本

像會員註冊、課程報名、購物車、API 串接……
只要牽涉到「互動」或「資料處理」,就會需要更多後端工程時間。

4. 設計要求不同,投入資源也不同

有些品牌要求的是高度視覺創意,有些則追求 SEO 排名或轉換率。兩者所需的專業、流程、細節都不一樣,自然會反映在費用上。

5. 上線後的維運與伺服器環境

一個網站並不是上線後就結束。只要需要:
  • 主機空間
  • 安全性更新
  • 資料備份
  • 基礎維護
這些都是年度成本,也需要在估算時一併考量。

三種典型網站的實際費用範例(含頁面、功能與時程拆解)

以下以常見的三種網站類型作範例拆解,幫助你了解整體的費用結構(實際價格會依需求調整)。

1. 企業形象網站(適合對象:中小企業、顧問公司、專業服務業)

有些企業只需要一個能清楚說明品牌與服務的網站,讓客戶找得到資訊、看得到案例,並能透過表單聯繫。這類網站的重點是 形象呈現 × 清楚的資訊架構

預算區間:NT$60,000~200,000

常見頁面構成(依實際經驗補強)

  • 首頁(通常是視覺亮點最多的頁面)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服務介紹(有時會拆 3–5 頁)
  • 最新消息或部落格
  • 常見問題 FAQ
  • 聯絡我們(含表單)

製作時程參考(一般狀況)

3~6 週(視內容完整度而定)

這類網站常見的追加費用

  • 多語系(例如:中英版、繁簡版)
  • 內容大量上稿(例如 30 篇以上文章)
  • 企業形象客製插畫或特殊視覺

我們在實務上常遇到的狀況

很多企業原本以為只需要 5 個頁面,後來發現資料一整理,竟然需要 12 個以上。
所以這類網站價格落差通常不是在功能,而是 內容深度與頁面量

2. 電子商務網站(適合對象:品牌商、零售業、D2C 創業品牌)

電商網站的成本主要來自功能,而不是頁面。只要網站需要處理訂單、會員資料、優惠邏輯、金流串接,開發時間就會大幅增加。

預算區間:NT$200,000~500,000

必備功能模組

  • 商品列表、商品分類
  • 商品頁(含規格、庫存、相關商品)
  • 會員系統
  • 訂單管理
  • 優惠券 / 折扣邏輯
  • 庫存系統
  • 金流串接(綠界、藍新、第三方支付)
  • GA 與事件追蹤

製作時程參考

8~12 週(功能越複雜,時程越長)

常見的額外費用(電商最容易忽略這些)

  • 金流、物流 API 串接額外測試
  • 商品大量匯入(超過 200 件)
  • 會員資料舊站搬移
  • SEO 強化設定或內容建置

實務經驗分享

很多品牌第一次做電商時,通常會低估「後台操作」的重要性。
像是:商品批次上架、庫存管理速度、後台 UI 是否好用,這些都會直接影響網站的營運成本。

3. 行銷活動/Landing Page(適合對象:行銷活動、新產品發表、廣告導購頁)

這種網站的重點是速度與轉換率。通常是新品上市、行銷活動、廣告導客用。

預算區間:NT$50,000~100,000

內容構成

  • 單頁式設計
  • 活動介紹
  • 表單報名 / 下載索取
  • GA 與轉換追蹤碼

製作時程參考

7~14 天(看素材準備度)

常見追加費用

  • 動態效果或特殊視差滾動
  • 多版本 A/B 測試頁
  • 廣告事件追蹤、UTM 設定

實際狀況

Landing Page 最大的變數通常不是設計,而是:「文案跟素材準備到底快不快」。素材準備愈完整,時程愈快,費用也更可控。

網站報價最容易忽略的 5 個隱藏成本

在我們處理的專案裡,有不少客戶曾遇過這種情況:
明明看起來是「固定價格」的網站案子,做到一半卻突然被加價。
其實不是設計公司在亂報,而是很多企業一開始就不清楚哪些費用「不一定會包含在主報價內」。
下面這五項,是我們在諮詢時一定會先提醒的,也建議企業在比價時務必逐項核對。

1. 內容上稿:到底包含哪些工作?

不少設計公司會在報價上寫「包含後台操作」或「包含基本頁面」,但 不一定包含實際幫你把文字、圖片全部上稿
如果你的內容量大(例如 30 篇文章、50 張商品圖片),上稿就會變成一筆不小的成本。
常見需要額外費用的情況:
  • 大量文章搬家
  • 過去網站的資料清理與整理
  • 圖片調整大小、裁切
我們會在專案開始前先評估內容量,避免後面才追加預算。

2. 圖庫、字型授權:是否包含「商用授權」?

很多企業會以為「網路上的圖片都能用」,但只要用在官網上,就會涉及 商用授權
  • Shutterstock、Getty、Adobe Stock 都是付費制
  • 付費字型(尤其是品牌字體)也需要授權
若原品牌就有規定字型,或你想使用特定商用圖庫,通常會是報價外費用。

3. 主機與網域費:每年都要續費的固定開銷

主機(hosting)與網域(domain)不是買斷制,而是 年費
雖然金額不高,但每年都會固定支出。
常見費用組合:
  • 主機 NT$3,000~12,000 / 年(依流量、規格不同)
  • 網域 NT$350~1,000 / 年(依 .com、.tw…等類型)
有些公司會把第一年的主機與網域包在專案內,但通常從第二年起就會變成續約費用。

4. 改版、追加功能:超出原規格,就需重新報價

這點也是企業最常忽略的地方。
例如:
  • 原本沒有會員系統,後來想加
  • 原本沒有多語系,後來想做 EN/JP 版本
  • 想新增「預約系統」、「課程系統」
這些都不是在原始範圍內的功能,會需要重新評估。
我們會在專案初期的需求會議裡,把「可預期的未來擴充」先列出,避免後面追加太多預算。

5. 維護費、更新費:上線後才是長期成本的開始

很多企業會忽略「網站上線後還有工作」。
  • 安全性更新(尤其 WordPress)
  • 版本更新
  • 定期備份
  • 修正 bug
  • 內容維護
不同公司對「維護」的定義也不一樣,有的包含小修改,有的只包含主機更新。
我們會提供明確的維護服務項目表,讓客戶知道費用內包含哪些,不會有模糊地帶。
隱藏成本類型 是否常包含在報價內 何時會變成額外費用 實務上常遇到的狀況
內容上稿 看公司 内容量大、舊站搬家 上百張圖片或大量文章會需要追加
圖庫/字型授權 不一定 客製視覺、品牌字體 商用圖庫與付費字體常被忽略
主機、網域 多為第一年免費 第二年起續費 主機方案不同,費用差距大
改版/追加功能 不包含 新增模組、增加語系 多語系、會員功能最常追加
網站維護 看方案 定期維護、更新、安全性 很多企業上線後才發現需要

如何判斷網站報價是否專業?

我們常聽企業分享:「A 公司報 8 萬、B 公司報 25 萬,我到底要怎麼選?」
其實價格的高低並不是重點,真正的差別在於報價單裡寫了什麼、沒寫什麼
一份專業的報價單,能讓你在網站還沒開始製作之前,就知道流程、規格、交付內容與責任邊界。不用靠猜,也不用做到一半才發現落差。以下五項,是我們在協助客戶比價時最常提醒的:

1. 報價是否附「規格書」?(細到模組、按鈕、功能都要寫清楚)

這是判斷專業度最快的方式。
有些報價單只有寫「10 頁網站設計」「含後台」「含 RWD」——看起來很完整,但實際做起來完全沒有定義範圍。
我們在愛貝斯的做法是:
報價單=規格書,每個功能都用白紙黑字寫清楚。
例如:表單欄位有哪些?列表頁需不需要篩選?後台能不能批次上架?
這做法也出現在你的原始稿中(等同規格書)。
越清楚,後面越不會因為認知不同而追加費用。

2. 功能是否完整拆解?(避免模糊字眼)

像這些語句都是「模糊+容易踩雷」:
  • 含會員功能(但不寫會員有哪些權限?)
  • 含後台(但不寫可編輯哪些內容?)
  • 含 SEO(只是裝 Yoast?還是包含標題、描述、301?)
功能越模糊,後面越容易超支。
建議比報價時,看一下功能是否羅列清楚,例如:
  • 編輯文字、圖片
  • 商品批次匯入
  • 訂單管理
  • 欄位可否自訂
  • 角色權限

3. 是否有專案流程、時程表與審核節點?

許多網站 delays(延誤)都是因為一開始沒有流程。
我們在專案裡會固定提供:
  • 流程圖(例如:架構→設計→前端→後端→測試→上線)
  • 版本審核節點(每一階段都有確認)
  • 預估時程(例如 8 週)
  • 客戶需要準備的內容(圖片/文案)
這些會顯示在報價或簡報中,讓雙方一開始就能掌握預期。

4. 是否包含基礎 SEO 與追蹤碼設定?

SEO 不是「網站做好自然會有」,上線前後有一些必要設定:
  • Meta Title / Meta Description
  • 301 / 404 設定
  • Open Graph(社群分享預覽圖)
  • GA4、GTM、轉換事件
很多企業做完網站才發現沒有 GA、也沒有基本 SEO,後來又多花一筆費用補做。
在報價單中確認是否包含這些非常重要。

5. 是否清楚說明後續的維護模式?

不同公司給的維護內容差很多。
有些只包含「主機+基本更新」,有些包含「每月內容修改 1–3 次」。
你原文提到的「維護與更新費」也反映了這一點。
建議確認以下內容:
  • 是否包含備份?
  • 是否包含安全更新?
  • 是否包含內容修改?
  • 是否包含 bug 修正?
  • 有沒有回覆時效?
如果報價完全沒有寫維護,那上線後通常會開始出現額外費用。

愛貝斯如何做到透明、可預測、零踩雷的網站報價?

和許多第一次接觸我們的客戶聊過後,常聽到一句話:
「以前做網站最怕的,就是做到一半才發現原來不包含這個、也不包含那個。」
也因為看到太多企業被模糊報價困擾,我們在愛貝斯建立了一套非常清楚、可預測的流程,讓客戶從專案開始前,就能知道每一分費用是怎麼構成的。
以下幾點,是我們在合作中最受客戶肯定的做法:

1. 深度需求會議:先釐清目標,後面才會省錢

我們不會在還沒了解需求前就急著開價格,而是會安排一場「需求深度討論」來釐清:
  • 網站要解決什麼問題?
  • 受眾是誰?
  • 有沒有未來要加入的功能?
  • 資料量大嗎?需要多語系嗎?
很多客戶在這場會議後才真正弄清楚自己需要什麼,我們也能把報價做得更準,避免專案做到後面才需要加價。
這做法也是你原文中強調的核心流程之一。

2. 報價採「模組化拆解」:每個功能都看得見

愛貝斯的報價不會只有一行「企業官網 12 萬」這類模糊文字,而是會把所有項目拆到:
  • 每個單元
  • 每個模組
  • 每個功能
  • 後台可管理的範圍
這不只是透明,而是讓你清楚知道錢花在哪裡,也能避免後續認知落差。
你原文裡提到「報價單等於規格書」,正是我們很核心的做法。

3. 報價單 = 規格書(白紙黑字,不給模糊空間)

很多企業最怕的就是「以為有包含,但後來發現沒有」。
所以我們把完整規格直接寫在報價單裡:
  • 有沒有表單?有哪些欄位?
  • 商品系統是否能批次匯入?
  • 後台是否能自行新增頁面?
  • 是否包含 SEO 設定?
沒有模糊空間,也避免後續任何爭議。

4. 不限制全站總頁數:網站內容要長大,不該被頁數綁死

許多公司會用「頁數」計價,例如:超過十頁要加錢、每增加一頁+X 元。
但我們在實務上看到太多企業在網站上線後才開始增加內容,這樣的計價方式只會增加後續負擔。
你原文中提到「不限制全站頁數」正是我們的理念:
網站應該隨著企業成長,而不是被頁數限制。

5. 完整的專案管理模式:不是做完就結束,而是一路陪到上線

我們會給客戶完整的專案流程,包括:
  • 每個階段都有審核節點(架構 → 設計 → 前端 → 後端 → 測試)
  • 清楚的版本控管
  • 預估時程表
  • 上線 checklist(SEO、追蹤碼、安全性)
  • 上線後的操作教學
這樣的流程能降低風險,也讓你在整個過程中完全不會迷路。

6. 所有費用提前揭露:沒有隱藏費用,也不玩話術

我們會在一開始就把所有可能的費用列給你:
  • 是否含圖庫?
  • 是否含上稿?
  • 主機/網域怎麼算?
  • 有沒有維護費?
如果有你目前不需要、但未來可能會增加的功能,我們也會在會議中說明,讓預算一開始就掌握得更準。

常見問題 FAQ

以下是我們在諮詢時最常被問到的問題,你也可以從這些問題快速找到自己的預算方向。

1. 網站設計價格可以比價嗎?怎麼比才公平?

可以,但「只比總金額」通常沒什麼意義。
最公平的方式,是把兩間公司的報價單逐項對照,例如:
  • 有沒有包含上稿?
  • 有沒有 SEO 設定?
  • 後台能不能自己新增頁面?
  • 功能拆得細不細?
  • 主機、維護有沒有包含?
我們遇過最多的情況是:看起來 A 公司比較便宜,但沒有包含後台、沒有 GA、沒有規格書。
結果加一加比原本更貴。
所以比價的重點不是價格,而是內容跟範圍是否一致。

2. 套版網站跟客製化網站差在哪?

最簡單的比較方式是「可調整的自由度」。
  • 套版網站:像租一個現有的房子,你可以換家具,但不能敲牆。
    適合:小型工作室、預算有限、需要快速上線。
  • 客製化網站:像自己蓋房子,動線、格局、風格都能依照需求設計。
    適合:品牌、電商、服務業、多語系、需要擴充的企業。
在實務上,我們最常遇到的情況是:企業一開始覺得套版就好,但做到一半發現功能不夠、架構不合,只能重做一次。
因此如果你公司未來會成長、有資料量、有品牌調性要求,建議一開始就用客製化。

3. 做一個網站需要多久?

最基本的時間估計如下(素材越完整越快):
  • 企業形象網站:3~6 週
  • 電商網站:8~12 週
  • 活動頁 / Landing Page:7~14 天
實務上延誤最多的原因其實不是製作端,而是:
  • 內容還沒準備好
  • 圖片需要補拍
  • 多人審核需要時間
所以我們會在專案一開始就做「內容清單」,讓企業知道需要準備哪些資料,時程就會快很多。

4. 網站上線後還會有費用嗎?

會,但依你的需求不同而有所差異。
最常見的三種費用是:
  • 主機與網域年費
  • 維護費(安全更新、備份、Bug 修正)
  • 追加功能或改版
如果你想提升 SEO 或經營內容,還可能需要:
  • 文章建置
  • 內容優化
  • 追蹤事件設定
我們在諮詢時會提前把這些費用列出來,避免上線後才突然冒出新支出。

5. 我怎麼用自己的需求預估預算?

你可以用以下三個問題自我檢查:
  1. 我要做的是哪一種網站?(企業官網/電商/活動頁)
  2. 內容量多嗎?(是否有多語系、是否超過 10 頁)
  3. 需要哪些功能?(會員、預約、購物車、報名、後台編輯…)
把這三項列出來後,你會很快知道自己大致落在哪個價格範圍:
  • 基本型企業官網:6~20 萬
  • 資訊量大的品牌網站:20~35 萬
  • 電商:20~50 萬
  • Landing Page:5~10 萬
實際仍需依你的細節討論,但這能幫你先抓方向。
Web Design Article

更多網頁設計相關文章